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理论学习

理论学习

有一种坚守,叫女排精神

格月


女排赢了!


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,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以3:1战胜塞尔维亚队,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


回顾本届奥运会,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非常艰辛,首场比赛输给了荷兰队,随后又以0:3和1:3先后负于塞尔维亚队和美国队,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,八强战艰难战胜东道主巴西队,半决赛和决赛中面对在小组赛中赢过自己的荷兰队和塞尔维亚队,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用两个3:1笑到了最后。


中国女排第三次摘得奥运金牌,女排精神再一次被提及。


人民日报在8月22日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《壮哉,女排精神!》,其中写道:


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,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,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、价值标签。


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,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,不忘初心,与时俱进,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,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,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,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所在、持久魅力所在、深刻启迪所在,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、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、力量所在。



除了头版的评论员文章,8月22日,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也用一个整版的规模报道了中国女排。


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,从上世纪80年代起,便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时代旋律。


1981年,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中收获首个世界冠军,人民日报在11月17日的头版中刊发评论员文章《学习女排,振兴中华》,其中写到:胜利来之不易。这是一分一分夺来的。球场如战场,没有数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,没有过硬的本领和钢铁般的意志,休想经得起如此严峻的考验。11月18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,又刊发了邓颖超、宋任穷在《体育报》刊文赞扬中国女排的报道,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女排精神。


从1981年到1986年,随着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获得“五连冠”,女排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。


1986年之后,中国女排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。期间虽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1998年世锦赛上两次夺得亚军,但离世界之巅仍有一步之遥。


2003年世界杯,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成绩夺得冠军,17年后再次尝到世界冠军的味道。


随后,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,中国女排第二次获得奥运冠军,那一届的夺冠之路同样跌跌撞撞,在第一场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,队中主力赵蕊蕊便受伤下场。决赛对阵俄罗斯队,中国女排在0:2落后的情形下完成大逆转,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。女排精神重新回归人们视线,正如当时的中国女排队长冯坤所说:“20年来,全国人民都在期待这一刻,期待中国女排精神的弘扬和荣誉的回归。这种精神,就是‘团结协作,顽强拼搏’的老‘女排精神’;这个荣誉,就是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。今天,人们通过这场比赛终于作出了评价:奥运金牌与女排精神都回来了。”


2012年伦敦奥运会,中国女排在八强赛中不敌日本,再次陷入低谷之中。


2013年,郎平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,面对人员老化、打法摇摆的中国女排,郎平一点一滴进行艰难的改造,建设“大国家队”,不拘一格使用新人。


从2014年世锦赛亚军、2015年世界杯冠军,再到里约奥运会冠军,3年时间,年轻的中国女排不断给球迷带来惊喜。


尽管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,队伍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,但队魂一直凝聚,女排精神一直在传承。


作为中国女排30多年来的标志性人物,郎平对女排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。2014年3月3日,郎平曾在人民日报“中国道路中国梦”栏目中发表署名文章《奋斗精神永不过时》,她在文中写道:我的字典里,“女排精神”包含着很多层意思。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,就是团队精神。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,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,但是在困难的时候,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,心往一块想、劲往一处使。由于平时刻苦训练,艰苦创业,不断创新,我们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困难,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;也正是在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持下,我们即使暂时大比分落后也绝不放弃,直至反败为胜。”


在本届奥运会夺冠后接受采访时,郎平再次表示:“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,特别是遇到困难、不顺的时候永不放弃,我觉得就是这种精神。”这样的坚守,历经岁月磨砺,依然闪亮如初,鼓舞着亿万国人。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