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客户端长沙9月8日电(记者谢樱)从以前“上门招生”,到现在“挤破门槛”,部分湖南职业院校成功实现“涅槃”。
把学校建在“开发区”里
在1997年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后,湖南职业院校发展“惨淡”,一大批无行业背景、无专业特色、无品牌影响的“三无院校”,在社会发展浪潮中彷徨失措。
“有产业才能有职业,对接产业布局职业院校是发展的根本之道。”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余伟良说,湖南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“制造强省”“科教强省”建设规划,做到同规划、同部署——
在湖南“一核三极四带”产业区域,湖南重点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45所,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153所,推动重点院校与产业区域布局有效对接。
在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,湖南在长沙、株洲、常德等6个市(州)累计投资274亿元,配套建设职教基地,30多所职业院校入驻。目前全省在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建设职业院校150余所,有在校生59.6万人,占全省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48.8%。
对接县域产业,湖南整合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,建成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61个,形成产业发展合力。
位于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,占地1103亩、投资14亿多元,2010年就建成的长沙职业教育基地,如今园区已拥有职业院校8所。这既是湖南最早与产业园区对接的职教城,也是全国较早的职教城之一。

全国首次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+X证书考核在BoB手机客户端
顺利开考,该校学生正在进行实操考核
各地产业园区也聚集了一大批职业中专学校。在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里,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在校内建设了一系列企业工作室、实验室,把行业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第一时间纳入教学内容,实现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“零距离”。
“职业教育始终与湖南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形成大规模持续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能力,不断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,服务‘湖南制造’‘湖南智造’,实现产业、职教‘双赢’局面。”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说。